車載攝像頭合理走線不會傷車,關鍵在操作方式與細節把控,核心從走線位置、工具選擇、操作規范三方面規避損傷。
走線位置選對是基礎。優先走原車預留縫隙,比如車門密封條內側縫隙,用塑料撬板輕輕撬開密封條,將線束嵌入后復位,不會破壞密封性能;A柱、B柱內飾板內側是安全路徑,這類內飾板多為卡扣固定,無需拆解卡扣,僅需將線束沿內飾板與車身框架間隙塞入,避免硬撬導致卡扣斷裂;中控臺邊緣縫隙、腳墊下方走線也較安全,腳墊可覆蓋線束,防止踩踏磨損,同時不影響原車部件。
工具選擇避免刮傷。需用塑料撬板輔助走線,替代金屬工具,防止刮傷內飾面板漆面;線束固定用電工膠布或尼龍扎帶,膠布選阻燃型,纏繞時力度適中,不勒傷線束絕緣層,扎帶避免緊貼車身金屬部位,防止長期震動產生異響;穿線時可用引線器,減少線束與車身部件的摩擦,保護原車線路。
操作規范把控細節。走線時避開安全氣囊線束,安全氣囊線束多為黃色,標注“SRS”標識,避免線束纏繞或擠壓,防止影響安全氣囊觸發;不破壞原車線路絕緣層,嚴禁為省事剪斷原車電線,若需交叉走線,需用膠布隔離,防止磨損;線束長度預留5-10cm冗余,避免車輛震動導致線束拉扯斷裂,同時不冗余過多造成雜亂。
錯誤方式易致損傷。硬撬內飾板會導致卡扣斷裂、內飾變形,后期出現松動異響;直接在車身金屬部位鉆孔走線,會破壞防銹涂層,引發銹蝕;線束裸露未固定,長期與車身摩擦會磨損絕緣層,存在短路風險。只要遵循“沿縫走、不破壞、輕操作”原則,車載攝像頭走線可完全規避對車輛的損傷,私家車、貨車走線均適用該邏輯。